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基层党建
云岭乡南陈村:“党建+生态休闲旅游”成典型
时间:2016-05-23 字号:[ ]

 

 车子沿着崎岖的山路盘旋,一进入云岭乡南陈村,满眼是绿水青山,打开车窗,迎面而来的空气,似乎带着甜甜的味道。最引人注目的是乡村公路边上白色温室大棚和成片的蓝莓基地。村道两边崭新的太阳能路灯,绿化带上银杏树、桂花树穿插种植,穿梭于田野阡陌之中,实在让人难以想象,这是我县东北部山区云岭乡的一个偏远山村——南陈村。

 

 近年来,南陈村早已声名远播,除了楠溪江南陈观光旅游生态农业休闲园外,如今该村的温泉度假村项目一期已有10亩土地挂牌出让,正在办理施工手续,一期预计2018年下半年完工,小小南陈村已成为我县名声在外的知名休闲旅游目的地之一。

 

 

 农民成为“上班族”

 

 作为我县2012年招商选资项目之一,这个休闲园是工商资本追逐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样本,更是我县“党建+生态休闲旅游”成功的典型。南陈生态农业观光园负责人潘武杰是南陈村党支部书记,他告诉记者,该休闲园由南陈村在外永商潘统金投资建设,规划用地7640亩,总投资约1.23亿元,目前已经流转土地4600亩。

 

 “对南陈村来说,最大的变化就是现代农业休闲园建成后,对周围老百姓很有带动作用,他们都可以来园里上班挣钱,能帮助当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。”潘武杰有着自豪的解答:如今在忙季,企业都要雇80余劳动力,平时常期雇的员工通常在50多人,都是本村村民。休闲园建成后,将会实现当地农民就近就业,由农民转变为农业产业工人,解决就业人数可以达到几百人以上,并可辐射带动附近几个村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,促进农业产业上档升级。

 

 “一天能赚上百元,工作轻松还能顾到家,在这里上班很安心。”潘志青是葡萄园的管理员,也是一名有着20年党龄的老党员。两年前,他还是村里一名普通的农民,这是他第一次种植葡萄,原本心里很没底,如今看着第三批葡萄成熟,他放心了。葡萄园所在的这块土地,其中部分就是他家的,经过协商之后,他把土地租给投资方,同时还到公司上班,管理着近30亩的葡萄园,拿租金的同时还拿工资,收入翻了好几番。

 

 

 号召村民支持创业

 

 看到南陈村发生的巨大变化,潘武杰一脸自豪,但说起刚开始动员村民土地流转的时候,可谓困难重重。“多亏了村里的党员干部,积极动员宣传我们的经营理念,才在短短半年多时间里,流转了4000多亩土地。”说起这些,潘武杰有些感慨,土地是农民财富的重要来源,是农民精神的重要寄托,但由于土地束缚了农民的发展空间,经营收入不断下降。

 

 “通过土地流转,发展现代化生态农业和生态休闲旅游业,让南陈农民真正富起来,这就是公司经营理念和潘统金回乡投资的根本原因。”这一理念在村党支部会议上一提出,就得到了潘志青、潘教奇等党员的大力支持,“南陈村一没名气二没资金,要想发展,必须靠现代化农业和旅游业,现在有在外能人愿意回乡投资,这是最好的机遇,绝对不能放过。”南陈村党支部50名党员纷纷表示要主动出击,宣传、动员村民支持潘统金回乡投资创业,从2012年下半年到2013年初,仅半年时间,南陈村就流转了近3000亩土地。在这个过程中,全村党员主动上阵,特别是以潘志青、潘教奇为代表的党员,率先把自己的土地租给公司,随后村民们纷纷响应,从“农民”变成了“上班族”。

 

 一个生态农业休闲园在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,并和村民产生了良性互动,更是几乎参与了全村的基础设施和农业开发,带动全村致富。其中最为关键的关键,还是充当联系企业和村民的“纽带”,将企业的理念充分解读给村民,南陈村党支部胜任了这个角色,为企业创建了良好的外部环境,赢得了村民的信任。在南陈村的发展模式中,基层党建活力的助推,真正实现了把党员创先争优的平台建在生态产业链上,党员先进性建设闪亮在生态产业发展进程中,大大提高了“党建”的影响力。记者 厉定武

【返回顶部】【打印本稿】【关闭本页】
上一篇: 下一篇: